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

网上有关“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21年4月17日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一句话在网上引起众多网友热议,徐直军表示极狐阿尔法S能够全自动驾驶水平远超特斯拉 。华为凭什么这么说?华为的自动驾驶真的可以对特斯拉实现降维打击吗?

2018年世卫组织于发布的报告提到了,全球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135万。意味着每20多秒就有1个人 ,因为交通意外失去生命。所以世卫组织希望在2020年前后 ,全球道路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降低50%,这个难度可不小 。

按照我国2019年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报告,我国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主要发生在上下通勤高峰时段。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就是不遵守交规的车辆和行人、电动车 、摩托车碰撞导致的交通事故。其次是开赌气车、霸王车的司机,恶意别车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

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交通事故 受伤人数为221309人,死亡人数高达56934人 。同时我国每年因为堵车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相当于我国GDP的5-8%,尤其是北京、上海 、广州等一线大城市 ,每天发生的交通拥堵的相关处理费用达到10亿元。因为堵车开不快费油,加上上班族堵在路上没法创造价值,以及工厂所需原材料送不到造成的损失 ,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庞大。

在这个档口上,自动驾驶逐步发展起来,成为解决我国交通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 。根据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公司Waymo的数据表面 ,自动驾驶 汽车 技术能够通过将安全间距缩短 , 汽车 通行时间从0.9秒,最短可缩短至0.2秒。红灯变绿灯时 汽车 都是一辆接一辆的起步,这十分浪费时间 ,如果 汽车 全部采用自动驾驶,那么基本可以实现一起启动,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同行时间。

通行时间减少 ,通行能力自然会大幅上升,通信效率预计会提升45%到130%左右 。考虑到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全面普及自动驾驶 汽车 技术之后 ,每条车道有效通行能力,保守估计会提高60%到80%。因为交通便捷,堵车少了 ,所以开车的人变多了,这样会让整个交通总流量增加5%到15%。

不过要做到这个水平,自动驾驶水平至少要达到L3-L4的水平 ,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划分的智能驾驶标准 ,L3级别可以达到车辆完成绝大部分驾驶操作 。而L4级别可以达到车辆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特殊路段例外。意味着L3级别的技术,人的手还不能离开方向盘 ,而L4就可以了。

自动驾驶的研发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如今能做到是因为AI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兴起,以及各种MEMS传感器的升级换代 ,我国已经具备实现自动驾驶的可能 。而且因为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特别长,涉及人工智能、通信、半导体技术 、以及 汽车 技术,涵盖了我国绝大多数新 科技 的产业链 ,所以自动驾驶的潜在市场规模极为庞大。

随着我国智能化全产业链的技术逐渐成熟,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众多资本已经入局 ,经过数十年的技术发展,目前我国的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的节点已经到来。

而此时国内外知名的 科技 公司和传统 汽车 巨头,都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 ,例如谷歌旗下的Waymo 、通用旗下的Cruise、福特的Argo、硅谷初创公司Aurora和德尔福 汽车 旗下的安波福 。以及百度 、华为、大疆、宝马 、丰田、沃尔沃、小马智行 、特斯拉等众多 科技 巨头参与其中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不过作为第一个将自动驾驶商业的特斯拉,旗下的新能源 汽车 却屡屡发生事故 ,这为自动驾驶发展抹上了一层阴影,特斯拉到底是现有的技术还不成熟?虚假宣传?

我们要知道自动驾驶的需要的三大系统,分别是用来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而自动驾驶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代替人工驾驶 ,所以需要模拟人的处理方式,通过五官的感知周围的环境,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大脑;由大脑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 ,给予人体信息,身体和四肢会根据大脑给出的指令行动。

所以自动驾驶的“五官 ”,需要对周边环境感知 、位置感知和速度、压力等其他信息感知;而自动驾驶的“大脑”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集成电路和AI;自动驾驶的“身体”包括:动力控制 、方向控制 、以及其他控制 。

自动驾驶的“五官 ”可采用多种传感器代替 ,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最常用的三类传感器。最火的自然是视觉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而雷达传感器又可分为,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三种 。一般的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认为,多种传感器融合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

而多传感器融合的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 ,将多种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并综合评估,作出决策的信息处理过程。而特斯拉选择纯视觉化确实刷新了很多工程师的认知,虽然特斯拉加装了毫米波雷达 ,但是毫米波雷达无法对图像的颜色进行识别,且对横向出现的目标不敏感,对于较小物体的识别效果不佳 ,所以缺乏高程信息 。

毫米波雷达的缺点,导致它很难分别禁止的物体,例如井盖和指示牌。同时毫米波雷达因为对颜色不敏感 ,所以对静止的白色物体的监测也会大打折扣,如果自动驾驶系统过分信任毫米波雷达的数据,会导致 汽车 通过井盖或者指示牌下方时 ,车会自动避险或者刹车,导致驾驶者崩溃。所以特斯拉将视觉感知结果与毫米波雷达结果进行融合时,感知结果如果不一致 ,特斯拉选择相信视觉感知而忽略毫米波检测 。

不过视觉感知依赖车载摄像头 ,而摄像头作为光感元件,对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的变化极为敏感,这会对摄像头图像的准确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天气和环境的变化,都会对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形成制约。为了在视觉感知的水准达到自动驾驶的要求,对系统的算法、算力以及决策力要求很高。

但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式屡屡发生事故 ,2016年5月,美国一男子开启特斯拉Model S后自动驾驶模式,从背后追尾半挂卡车 ,导致当场死亡 。同样的事儿又发生在2018年初,一男子开启了特斯拉Model S自动驾驶功能,撞上了消防车 。所以众多事故也间接说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存在不小的问题。

和特斯拉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不同 ,华为采用3个激光雷达,配合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进行数据融合。并且华为宣传要将96线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成本压缩到200美元,甚至100美元 。

而激光雷达由发射器 、接收器、光束操纵器和信息处理系统 ,四个领域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器发射的激光 ,通过接收器对时间差及相位差进行计算,用激光线数进行三维点云图的描绘,建立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

激光雷达因为线数不同 ,建立的图像也有差距 。所以要用激光雷达成像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线数至少要达到16线以上,才能3D建模成像。虽然激光雷达成像清晰 ,综合性能最佳,但是激光雷达也有一个硬伤,那就是价格不菲。

按照极狐阿尔法S的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 ,配置了3个96线激光雷达和13个摄像头、以及6个毫米波雷达和1个车顶惯导 、1个域控制器 。这配置绝对吊打特斯拉,但是华为想要实现1000公里无干预自动驾驶,并且将96线激光雷达的价格 ,压倒200美元也是困难重重。

作为激光雷达技术引领者 Velodyne公司,旗下的16线激光雷达售价高达4000美元,128线激光雷达的售价更是超过8万美元 ,如此高昂的价格也是特斯拉放弃激光雷达的原因。不过根据数据显示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从2025年以后,预计全球每年会有600万辆新车 ,会搭载激光雷达 。届时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也有望突破50亿美元的大关,售价也会大幅下降。

如今我国一家创业企业,速腾聚创已经将125线固态激光雷达的售价降低到1898美元。目前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 ,使用的的96线激光雷达也是由速腾聚创提供,虽然速腾聚创已将激光雷达的价格大幅压缩,但是单个激光雷达的采购成本 ,也远远超过2百美元 。所以美团老总王兴公然发微博嘲笑华为,说华为和特斯拉的忽悠能力旗鼓相当 。

华为的策略很明确,就是通过压价赔本卖 ,实现华为全自动驾驶的普及,并通过量产降低成本,在未来实现盈利。 但是激光雷达的核心MEMS传感器的元器件 ,都被欧美国家的电子巨头垄断。

涉及光学信息处理系统的主控芯片和模拟芯片市场 ,基本被美国半导体公司垄断,尤其是激光雷达的主控芯片90%的市场被美国赛灵思掌控 。而华为目前还被美国制裁,想获得国外零配件基本没戏。

此时就不得不佩服华为的前瞻性了 ,因为华为很早就在光电半导体领域发力,在2012年和2013 年分别收购了英国光子集成公司和比利时Caliopa 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从事硅光技术开发的企业。通过这两次收购华为成为国内首家掌握硅光子技术的公司 。目前华为已经在光电领域成为全球顶尖的公司 ,但是居安思危,依旧没有忘记布局。

华为先后投资多家激光雷达MEME传感器的相关的公司,例如纵慧芯光、南京芯视界等多家公司 ,还在今年6月入股长光华芯。而长光华芯,是中国唯一激光芯片制造和研发的企业,可以理解为长光华芯的产品都是咱们中国的技术和产品 ,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还有完整的工艺平台和生产线,华为采购长光华芯的产品 ,可以完全不看美国人的脸色 。

华为觉得这样还是不太靠谱 ,所以华为海思在2019年投资18 亿元,在武汉建设华为海思光芯片工厂。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选择在武汉建立光芯片工厂的原因 ,是因为武汉是中国最大的光谷,类似美国的硅谷,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 科技 开发工作。

同时武汉光谷 ,也是我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研发基地,其科研能力和技术能力仅次于北、上 、深位居中国第四,所以华为就是借这个地方 ,整合整个光谷企业的资源和技术,把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习惯发扬一下,一举突破美国技术封锁 ,同时把激光雷达的价格压下来,做成白菜价,以后让新能源 汽车 的价格便宜一点 。

华为这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 ,不过随着我国5G不断加深 ,我国主推的C-V2X技术,成为车联网的国际标准。V2X即是一种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车辆与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 ,以后可以通过 汽车 连接手机,甚至家里的电冰箱、电视还有马路上的所有 汽车 都能实现全面互联。

V2X成为国际标准,意味着未来各个国家生产的新能源 汽车  ,联网都要采用这项技术,华为就是做5G的,所以依托C-V2X的技术 ,可以大幅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因为以后的 汽车 之间都会有数据传输, 汽车 视野受阻也没关系,有数据传输系统就知道你在哪 。

所以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超越特斯拉并不是难事 ,但是要彻底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还需要一些时日。

老子云: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华为一路走来 ,只有一个目标,扎根在技术之中,不断创造出新技术 ,推动人类发展,才能长盛不衰 。也期待华为能走得更远。

沃尔沃的自动驾驶能不能升级

文| 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 ● ●

近日,沃尔沃宣布,将从2022年起为旗下新车型配备激光雷达 ,届时沃尔沃将落地L4级别自动驾驶。

这意味着,在自动驾驶领域,即使对比两家进程最快的品牌:老牌制造商奥迪与新势力代表特斯拉 ,沃尔沃L4的时间表仍旧明显领先 。

相比之下,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将L4计划为自有无人驾驶车队的一部分,而沃尔沃则直接推出L4量产车。

▌沃尔沃:我们的目标是无人驾驶

先看国际自动驾驶的分级: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 ,沃尔沃“Highway Pilot”自动驾驶功能级别应该在L4 ,即高度自动驾驶。

按照沃尔沃的规划,“Highway Pilot”可以在不受人工干预的状态下,在高速公路上完成自动驾驶工作 ,无需驾驶员时刻注意路况条件,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解放双手 ” 。

也就是说,“Highway Pilot ”远远比现有大部分车企上已经落地的L2 ,也就是ADAS高级辅助驾驶要智能,也要高于目前目前特斯拉L2.5级别的“Autopilot”系统。

但是,在沃尔沃看来 ,最关键的目标不是达到普遍意义上的分级,即L3或L4级自动驾驶,它有一个更为完整的愿景。用沃尔沃首席技术官亨里克·格林(Henrik Green)的话说 ,“ 自动驾驶级别无法正确表明我们的目标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区别是,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无人驾驶系统,但我们做这个却有非常具体的限制 ,即这仅适用于特定的公路 。”

换句话说 , 沃尔沃的“Highway Pilot ”系统是一套在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也就是无人驾驶 。

选择高速公路作为率先落地无人驾驶的场景,原因显而易见:路况简单 ,所以计算也相对简单,对应需准备的软件、硬件难度更低 。相比之下,市中心常常有行人穿过街道 ,对于刚刚起步的技术来说,有更多的复杂性和风险 。

▌出了事故,责任归谁?

参照上表(自动驾驶分级表) ,可知L3 、L4之间的最大分野就在于责任认定,也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责任归司机还是车辆(主机厂)?

L3在系统所规定的运行条件下 ,转向和加减速等操作由车辆本身完成(包括路况探测和反应等任务),这种情况司机可以将驾驶权完全交由自动驾驶车辆,然而“必要时需要司机接管” ,定义暧昧 ,难以界定。

而L4则非常明确,一旦出了事故,主机厂负全责。

2019年以后 ,正是由于L3级别这种责任归属的存疑,才导致一些主机厂放弃了L3,直接研发L4 。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奥迪。

奥迪早在2011年就开始进行L3级别自动驾驶的研究 ,并在2017年率先在奥迪A8上推出了L3级自驾技术的Traffic Jam Pilot(TJP),因为远远领先于特斯拉,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但是 ,奥迪技术研发部门总监汉斯近日表示,奥迪已经放弃了在下一代A8旗舰车型中引入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计划 。

此外,博世也将L3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 ,从2019年一直推迟到2021年。

沃尔沃也是其中一员,它直接从L2跳到了L4。

亨里克·格林在接受访谈时, 被问到“当(Highway Pilot)系统启动后 ,沃尔沃将承担全部责任 ,对吗?”他明确回答:是的 。

格林说,Highway Pilot一旦启动,“沃尔沃就会对车辆驾驶负起责任 ,乘客可以放心休息,甚至松开方向盘并闭上双眼。 ”

但是,车辆需要多少时间来确保司机准备好重新接管 汽车  ,格林表示“正在研究”。

“ 汽车 处于自动驾驶时我们是要负责的,司机不必控制 汽车 ,但有时需要进行自动驾驶和司机之间的切换 ,这种时候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正在努力定义如何尽可能无缝执行这种切换 。”格林表示。

▌站队激光雷达?

沃尔沃的Highway Pilot是其与一家硅谷的新创公司Luminar合作打造的,后者的主业是激光雷达。

事实上 ,早在2018年,沃尔沃就对Luminar进行了战略投资 。当时就有人推测,沃尔沃已经“站队 ”了激光雷达方案 。

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 ,激光雷达虽然成像好 ,但是成本极高,主要供应商的价格在7.5万美元左右(如业界老大Velodyne),这也是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不适用激光雷达的原因。

但现在 ,沃尔沃表示,得益于Luminar多年的降本努力,已经能够生产出将成本拉低到1000美元的激光雷达。

这个价格 ,对于一款几十万人民币的沃尔沃,已经不算敏感了 。

Luminar的方案是,将激光雷达无缝集成在下一代沃尔沃 汽车 产品的车顶部分 ,用户可通过软件实现在线更新,在地理位置和驾驶环境验证通过后,即可激活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 ,实现全自动驾驶。

按照沃尔沃的规划,Highway Pilot将应用至SPA2平台打造的车型中,包括了新一代XC90 、Polestar 3和XC40纯电动版车型。并且 ,作为旗舰SUV车型的全新一代XC90将会率先搭载 。

一个更近的未来是 ,除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外,沃尔沃和Luminar还将 探索 开发利用激光雷达来改善L2级别的ADAS,未来所有下一代SPA 2架构下的车型都有可能标配Luminar的激光雷达。

车图腾

资深 汽车 媒体人暮四先生(刘小闷)领衔打造

腾爷文化 · NDIMedia旗下新媒体

“最安全”的自动驾驶来了!车内睡觉出了事怪谁?沃尔沃:我负责

太平洋汽车网沃尔沃的自动驾驶能升级 ,沃尔沃的“高度自动辅助驾驶”只能在一定时间段内让驾驶者进行片刻的休息,甚至会变成一种新事物的尝鲜,不过沃尔沃在量产车型上能够实现高速状态下的“辅助驾驶 ” ,是值得肯定的,这个和“定速巡航”可是两码事。

“高度自动驾驶”?

说到自动驾驶,难免和“全球首撞 ”这个词联系到一起 ,这个从特斯拉首撞开始火爆的词汇,在沃尔沃身上也难以幸免 。

中国限量390台的全新进口版沃尔沃S90,上市仅两个月的时间 ,就在广东省发生了一次“全球首撞 ”。一辆还未上牌的新车,以每小时115公里的时速,撞上一辆静止施工的工程车 ,并起火燃烧 ,所幸驾驶员生还,受到中等程度伤害。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 ,但正是因为沃尔沃的宣传过于强劲,从而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期望较高,当真正发生意外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关心新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到迈过“安全”这个门槛,新科技的落地应该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安全可以说是最起码的准入门槛了 。

网上有一些S90的车主在经过自身的测试后 ,说明了很多场景下,“自动辅助驾驶”是无法正确识别障碍物和车道线的,过于依赖这个系统很容易发生危险 ,或许也是出于这个原因,S90才有了“不能超过10秒 ”的系统设定。因此,沃尔沃的自动驾驶技术同样还不是很成熟 ,不过还是那句话 ,作为一款量产级的汽车,S90做到目前这样是值得肯定的。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大家都知道,自从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玩出很多新花样 。最近 ,有消息传出,沃尔沃将会和硅谷的激光雷达制造部合作,在2022年的时候沃尔沃的旗舰车型就要配置上激光雷达了 ,也就是说沃尔沃会推出L4级的自动驾驶 汽车 ,就算我们一上车就睡觉,依然能够平平安安的到达目的地 。

其实自动驾驶一直是这两年热门的话题 ,这项技术让很多的老百姓很期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未来可能不需要再考驾照,就算是盲人也能开车,而且一些老人的年龄已经不支持他们学车了 ,有了这样的自动驾驶技术,就算是老人一个人在 汽车 中也不需要担心。现在自动驾驶技术就像是一个娇嫩的花朵,还没有成熟起来 ,而特斯拉 ,沃尔沃等车企都在一直研究完善自动驾驶技术 。

现在已经有自动驾驶公交车了,第一试点是在深圳,虽说是自动驾驶 ,但是特别的人性化,会在老百姓上车之后温馨的提醒他们一句站稳扶好。虽说到2022年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觉得5G的出现会加这一进程 ,等到L4真正出来的那天,可能货车司机都要下岗了。

沃尔沃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是不受人为干预的,是实打实的“解放双手” ,驾驶员做到里面,车子自己就是在道路上行完成驾驶 。目前国际上是把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六个不同等级的,分别是L0、L1、L2 、L3、L4、L5这样的级别。而L4是可以让车主上了车就睡觉 ,也不用担心任何道路问题的一款车。而L5自动驾驶,只需要我们说出目的地,车子就能自己跑了 ,而且事故率是比其他的手动驾驶的车子要低的 ,但是L5还是要比L4晚一段时间实现 。

那么这样的自动驾驶汽真的不会出事吗?沃尔沃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沃尔沃是大家公认安全界的老大,如果说黑沃尔沃的其他地方还可以 ,但是如果黑沃尔沃的安全性能上,那真的是摊上事了,因为沃尔沃是出了名的市场上的安全起家的。而且沃尔沃承担了 ,如果在车内睡觉的话,出了事要怪谁呢?沃尔沃很明确的说:我负责。

其实沃尔沃早就做好了规划,从2018年的时候它就开始投资激光雷达了 。激光雷达的成像效果自然是很好的 ,但是它的价格可是不便宜,一个就要7.5W,都赶上一辆入门级的家用小轿车了。成本高是老百姓也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 ,毕竟这样会意味着 汽车 的价格也会增多。但是沃尔沃说,他们最近这些年一直在拉低成本,如今已经把激光雷达的成本压到1000美元了 ,这样的价格和至少30万起步的沃尔沃搭配价格还可以 。

我认为 ,我们近些年的 汽车 技术真实突飞猛进 。不少的网友说这款沃尔沃会是大个的扫地机器人,或者是类似于碰碰车的存在,目前沃尔沃L4级已经要来了 ,那么大家感觉L5还需要多少年呢?

关于“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怀蕊的头像
    怀蕊 2025年08月16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怀蕊”

  • 怀蕊
    怀蕊 2025年08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2...

  • 怀蕊
    用户081607 2025年08月16日

    文章不错《华为汽车和沃尔沃自动驾驶》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