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

网上有关“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 。本书在分析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时,不仅注意到重要作家作品和文体的分析 ,而且对过去不被一般文学史家们所重视的文体和作家作品设有专章,加以详细的论述,同时 ,作者还注意到文学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阐述。 书籍

《诗词赋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 《胡国瑞先生90寿辰学术纪念文集》,武汉大学文学院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胡国瑞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收入《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湘珍室诗词稿》两部作品 。 论文 《论宋三家词》 ,载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编《学荃期刊》第1卷1期,1937年 《评<诗人李白>》,载于《光明日报》1955年3月6日 《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载于《光明日报》1955年5月1日;后收入《文学遗产选集》第一辑 ,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 《关于<李白诗选>及古典诗歌注释工作的商榷意见》,载于《光明日报》1955年8月14日 《李白诗歌的人民性》,收入《文学遗产增刊》第2辑 ,作家出版社1956年1月出版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及艺术特点》,载于《文学遗产增刊》第4辑,1957年3月 《谈苏轼的<念奴娇>词》 ,载于《语文教学》1957年第8期 《论温庭筠词的风格》,载于《文学遗产增刊》第6辑,1958年5月 《关于蔡琰<胡笳十八拍>的真伪问题》 ,收入《<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谈辛弃庆的<清平乐>》,载于《湖北日报》1962年7月25日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78年第5期 《李白诗歌与前代的继承关系》,载于《文艺论丛》第九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 《再论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魏晋南北朝骈文的发展及成就》 ,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 《忆李达校长》,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李白诗歌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收入《唐代文学论丛》1982年第1期 《唐末诗坛鸟瞰》 ,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李白与杜甫》 、《中晚唐诗人的诗》、《唐五代词》,三篇均载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S1期 《苏诗内容的评价》,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补记》 ,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3期 《唐初诗风平议》,载于《光明日报》1983年4月12日 《汉江诗踪——李白在湖北》,载于《艺丛》1983年第4期 《试论“风骨 ”在盛唐诗歌中的体现》 ,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诗词体性辨》,载于《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情采缤纷的六朝小赋》(上、下),载于《文史知识》1984年第5 、6期 《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 ,收入《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齐鲁书社1986年2月出版 《李白在安陆?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六朝骈文的艺术评价》 ,载于《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 《应该重视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载于《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论稼轩词的卓越成就》,载于《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后又在1990年10月举办的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载于《名作欣赏》1989年第1期 《李杜目论》,原载于《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后载于《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 《稼轩词中投闲生活的心态》 ,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论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的文学地位》,载于《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 《漫谈诗词写作》,载于《语文学刊》1994年第1期 《李清照及其词的评价》(遗稿) ,载于《长江学术》第4辑,2003年6月

编辑本段诗词欣赏

《鹧鸪天》 莞尔胼肩两妪翁, 艰难五十岁年同。 今朝共向绿荫下 , 消得枝头满树红 。 身外事, 马牛风, 人生何处计穷通? 尘间信有神仙侣 , 修短盈虚一笑空。 (这首词是胡国瑞教授在金婚时写给他夫人沈佩珍的感恩信。沈氏于2009年7月2日逝世) 《木兰花——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 炎黄史册开新历 ,伟厦亚东巍尔立 。天生巨手换乾坤,仰望韶山光奕奕。神州沸溢欢今夕,人世百年驹逝隙。如公寿自足千秋 ,金石功勋悬皎日 。 (原载于《写作》1994年第1期)

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 。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从事过教师 、编辑等职。1992-1994年旅居英国 。著有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另有编著及翻译多种。现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 。

他应该是当代作家

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武汉大学(前身建于1893年):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求是创新

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科学、民主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 ,勤勉致知

浙江大学:求是

武汉大学:自强、宏毅 、求是 、创新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学敦行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 、守正出奇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 、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华东理工大学:求实、勤奋

扬州大学:求是、求实 、求新、求真

华东电力大学: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太原理工大学:求实 、创新

-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勇于探索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 、团结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 、创新

上海大学:勤奋、求实、开拓 、进取

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 、严谨治学 、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华东交通大学:团结、严谨 、求实、勤奋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 、格物致知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明辨、笃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东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四川大学:精韧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 、参天尽物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 勇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诚信、求索 、笃行

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 、责任

云南师范大学: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 、勇于创新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新疆大学:团结、紧张 、质朴、活泼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南京中医药大学:自信、 敬业

暨南大学:忠信 、笃敬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

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中南民族大学:笃信好学 自然宽和

华南理工大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要大张旗鼓地举办屈原暨端午文化节?屈原究竟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为此 ,记者采访了多位屈原研究专家、学者。

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蔡靖泉认为,屈原不仅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 ,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 、国魂 、民族魂 。从端午节的起源来看,它并非为屈原所设 ,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屈原却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祭祀活动的主角。他感慨:“端午与元旦(解放后改称春节)、中秋并称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竟然成了纪念一位诗人的节日,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1953年 ,屈原与哥白尼等文化巨匠一起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在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2000多年之后,这位被华人世世代代纪念不息的诗坛巨星和历史伟人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了世界 。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生在中国 ,不读楚辞,不理解楚辞,枉为中国人。蔡靖泉说:千百年来 ,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和文化精英 ,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我们这个民族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然用如此传统和隆重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 ,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永远继承和弘扬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

屈原人格范式的当代意义

长江大学文学院孟修祥教授认为,屈原的人格精神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 、诗性智慧三个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 ,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 、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武汉大学教授李中华说:“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屈原并不是为发思故之幽情,而是要用当代人的眼光 ,重新认识和发掘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对今人有启迪意义的东西。”他认为,2000多年前,屈原的政治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仍值得今人关注和继承。比如他对民众的关怀和关注 ,无论是作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 ,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再遭遇的苦难;还有他的法制思想,在其政治主张中 ,他迫切希望国家能按照法治的轨道前进 。再如他主张选贤举能,反对任人唯亲,提出不论人的身份贵贱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这些政治思想构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体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李中华强调:“屈原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不是僵硬的教条,其坚韧的求索精神,表现了他试图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更大的文化视角探求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 ,探求人类精神栖息的理想模式,探求心目中的美政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虽然他失败了,但其精神永远不会磨灭 ,并对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旗帜的永恒感召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 ,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念龙说:“在对屈原思想情感的评价上,‘爱国主义’是一个现当代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上世纪80年代初 ,有人曾对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但最终仍得以肯定 。 ”

他认为 ,虽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 ,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 ”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 ,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 、基石所在 。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 。21世纪的今天 ,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 ,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

“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纪念活动 ,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顾久幸和何念龙等专家认为:“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坚持真理 ,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不仅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张扬和继承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独立创作时代的开创者 ,他创作的楚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文化传统,让文学真正成为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这种原创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对文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划时代

关于“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剪灯花的头像
    剪灯花 2025年08月22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剪灯花”

  • 剪灯花
    剪灯花 2025年08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魏晋南北...

  • 剪灯花
    用户082206 2025年08月22日

    文章不错《胡国瑞的作品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