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补全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补全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全诗如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译文 注释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 ,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 ,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 ,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1.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
2.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3.蓟北:泛指唐代幽州 、蓟州一带 ,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涕:眼泪 。
5.却看:回头看。
6.妻子:妻子和孩子。
7.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
8.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9.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
10.放歌:放声高歌。
11.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12.青春:指春天的景物 。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13.作伴:与妻儿一同。
1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 ,因穿过巫山得名 。
15.便:就的意思。
16.襄阳:今属湖北。
17.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全诗的意思: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 ,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 ,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 ,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简析: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 ”字 ,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 ,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意: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 ,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 ,写下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出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扩展资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词鉴赏
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 ,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 。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剑外忽传收蓟北” ,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 ,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 ,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 。关于“补全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逸然”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补全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补全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文章不错《补全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