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 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

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应该是: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重阳节家乡是有登高的习俗的 ,而作者远在他乡 ,只能心里想着家里的亲人登高,到处都插满了茱萸的景象(茱萸有辟邪、避虫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内心极其孤独 ,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 。

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

1 、嘿,你听过“遥知兄弟登高处”这句诗吗?它的下一句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哦! 这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的是重阳节时 ,诗人独自在外,想象兄弟们登高游玩的热闹场景,简单说 ,就是诗人虽然不在场,但心里门儿清兄弟们正嗨皮呢!

2 、这句诗的字面意思超好懂:“遥知兄弟登高处 ”是说诗人远远猜到兄弟们爬山去了 。 而“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戳心——兄弟们插满茱萸辟邪时,突然发现少了他这个兄弟。茱萸是古时重阳节的标配 ,用来驱灾祈福,但这里成了情感符号,突出那种“缺我一个”的遗憾 ,读着就让人鼻子酸。

3、背景上 ,重阳节在古代超重要,人们登高、插茱萸 、喝菊花酒,图个吉利 。 王维写这首诗时 ,正漂泊在长安做官,远离山东老家,节日气氛越热闹 ,他越觉孤单。这句诗用朴素语言,把思乡情浓缩成画面:兄弟们欢声笑语,唯独少了他 ,简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升级版!

4、情感核心是浓浓的乡愁和兄弟情。 “遍插茱萸少一人”不只讲缺席,更道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仿佛能听到兄弟们叹息“咋少了他呢?” 。它提醒我们,亲情是跨越时空的纽带 ,就算在唐朝,游子想家的心情和咱今天一模一样。

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

5、放到现代,这句诗依然超有共鸣! 在快节奏生活里 ,我们常忙得忘了联系家人。读它能唤醒我们:多打打电话 ,常回家看看 。重阳节虽不如古时隆重,但敬老爱亲的精神永不过时——下次登高,不妨带句诗上山 ,感受那份千年不变的温暖。

相关问题解答

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到底啥意思?

这句诗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的是重阳节兄弟们一起登高、插茱萸的时候 ,发现少了一个人(就是诗人自己),王维当时在外漂泊,特别想家 ,用“少一人”来表达自己孤独思乡的心情,可扎心了!

2、“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是啥?

下一句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后两句画面感超强——明明离得老远,却能想象到家乡兄弟过节的热闹场景 ,而自己却不在场 ,反差感拉满!

3 、茱萸是啥?古人重阳节为啥要插它?

茱萸是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避灾,重阳节插茱萸是唐朝的习俗 ,就像现在端午节挂艾草一样,王维诗里写的“遍插茱萸”,就是兄弟们把茱萸插在头上或佩在身上 ,既是祈福,也是节日仪式感~

4、王维写这首诗时多大?当时在哪儿?

王维写这首诗时才17岁!当时他独自在长安(今西安)打拼,而他的老家在蒲州(今山西运城) ,所以叫“忆山东兄弟 ”(华山以东),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难怪诗里全是“想家想疯了”的即视感!

(3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半兰的头像
    半兰 2025年07月13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半兰”

  • 半兰
    半兰 2025年07月13日

    本文概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应该是: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重阳节家乡是有登高的习俗的,而作者远在他...

  • 半兰
    用户071307 2025年07月13日

    文章不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 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