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网上有关“江城子.密州出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江城子.密州出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这首词的上片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孙权曾骑马射虎,马被虎抓伤 ,他用长枪投刺,虎被吓退,此处是苏轼以孙权自比 。

下片“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中用的是冯唐的典故。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打败匈奴上书报功,因杀敌数目与实际数字略有出入而被削职。郎官冯唐向文帝直言劝谏 ,文帝便派他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复任云中太守,作者这里是以魏尚自比 ,希望得到朝廷的重新重用 。下片中的“天狼 ”指天狼星,该星在天空的西北方,主侵略 ,在词中指西夏军队。

另一种说法:

典故有三

其一:亲射虎 ,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 ,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 ,击以戈、获之 。”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其二:持节寺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 ,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 ”(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 ,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 ,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 ,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其三:射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 ,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

苏轼《江城子》中有哪些典故?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表达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年事虽高,鬓发虽白 ,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疆场抗击外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 ,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

作品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

老夫:作者自称 ,时年三十八岁 。

聊:姑且 ,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 ,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 ,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 ,胆气横生 。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 ”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数日前猎于郊外 ,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 ,颇壮观也。”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用一“狂 ”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 ,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 ,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 ,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 ,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 ,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 ”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 ,下片更由实而虚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下片前三句是说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 ,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 ,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三十八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 ,西夏大举进军环 、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 。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 ,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 ,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 ,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 ”末三句是说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 ,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 ,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 、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 、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

作品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 ,左手牵着黄犬 ,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 ,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我决心亲自射杀老虎 ,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英姿。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 ,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 ,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 ,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 ,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 ,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 ,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 ,自成一体 ,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 ”。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可见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颇具文学底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 、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 ,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 ,“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 、枯木等 。与韩愈 、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1、亲射虎

典故出处:

出自《三国志》记载 ,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

作用:

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2、遣冯唐

典故出处:

《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 ,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 ,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 。

经冯唐代为辨白后 ,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作用:

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 ,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 。运用典故 ,使表达委婉含蓄。

3 、射天狼

典故出处:

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作用:

直抒胸臆 ,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 ,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

扩展资料:

原诗: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释义: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 ,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 ,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 。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 ,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 ,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

作者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 ,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象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 ,已不限于打猎。

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 。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 ”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 ,即符节 ,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 。

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 。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 ,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 ,并不是无的放矢 。

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 ,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释义: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 ,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

“天狼 ”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 ,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 ,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 ,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 ,狠狠地射去 。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 ,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 ,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 ,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百度百科——江城子·密州出猎

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灵波的头像
    灵波 2025年08月01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灵波”

  • 灵波
    灵波 2025年08月0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江城子.密州出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江城子.密州出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这首词的上片用了孙...

  • 灵波
    用户080106 2025年08月01日

    文章不错《江城子.密州出猎》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