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合唱队的训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合唱队的训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一群老年人聚在一起,成立了合唱团 ,大家以歌会友,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利,开始应该以玩为主 ,认真地玩,玩出快乐、玩出健康,逐渐玩出水平 。适当的时候,可以参加一些演出和比赛 ,但不能急功近利,一味想得奖,这样压力太大反而造成紧张 ,既唱不出应有的水平,又对健康不利。
(二)中老年合唱团选择歌曲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水平 ,选择一些大家喜爱的合唱曲目。如果高音唱不上去,调子可适当降低,对于有难度的曲目 ,在不影响整个作品和声的基础上,适当地简化声部 。
(三)前面我们所说的各种训练的方法不一定每次全部都练习,可根据训练的进度 ,和所唱的曲目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交替训练。比如这首曲子是比较跳跃欢快的,那么在发声训练时,可多练些跳音;这首曲子要求连贯 、激昂 ,那么在气息训练上就多花些时间。
(四)中老年合唱团排练中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前面讲,后面忘,常常是这一句唱得很好 ,下一句就不对了,歌唱状态不能保持 。这是年纪大记忆力衰退的缘故,解决的办法只有反复练习。好在大家退休了 ,时间较为充裕,再说老年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 ,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总会得到提高。
(五)在排练时一定要控制音量。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一些中老年朋友,在排练合唱时特别卖力,以为唱得越响越好 。合唱是集体艺术 ,它要求每个人恰到好处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才是美妙的和谐之声。
(六)一定要用普通话唱歌。我们一些中老年朋友,讲了一辈子的方言,一个合唱团几十个人 ,南腔北调,试想用不同的方言唱出来的歌唱,岂不是难以入耳吗?所以一定要学普通话 。
(七)要注意自身健康。中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不如年轻人 ,所以在排练时要把握尺度,身体有病时,千万不要硬撑。合唱团排练的时间不要太长 ,对喜欢烟酒的合唱队员,建议他们适当地控制烟酒,烟酒对声带刺激很大 ,特别在歌唱前后 。
(八)要懂得指挥手势的意义,什么是呼吸拍、收拍,哪里是起声(发音)的“拍点 ” ,什么动作是强、弱 、渐强、渐弱等等。
合唱的练声法
幼儿合唱的基本要素是声音、气息 、咬字。
声音:
确定统一的声音观念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声音和谐,这建立在所有人对于声音观念有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确立统一的声音观念、寻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声音基本模式,也就成为一个合唱团基本训练的首要目标。
每个合唱团都要明确各个阶段需要怎样的声音,大家再向这个声音上靠。
气息:
“—头一尾”气息均衡气息统一是合唱团声音统一之外的一个重要因素 ,每个团员演唱乐句时气短气长不统一势必会影响演唱的统一 。演出实践中发现,合唱气息的均衡关键在于起声与收声这“一头一尾”之间。
起声时气吸进来是饱满的,到收声时气息已经用了七八成 ,如何在起声时控制饱满的气息,在收声时气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支撑,是合唱均衡气息的训练难点。这要求在平时训练时 ,对气息使用有统一的要求。
咬字:
归位、注重韵母、混合韵咬字吐字是中国人唱好合唱难度大于外国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大部分中老年合唱团中,咬字 、吐字成为难题 ,大部分团员因为口音问题,导致咬字吐字不易解决 。有的合唱团练声曲唱得很好,一到作品就出现问题 ,关键就在于咬字上。
发声训练方法:
合唱的发声与独唱的发声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发声训练中要逐步使合唱队队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较好地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歌唱发音中的调控能力 。
合唱发声训练通常从适中的声区和适中的力度开始。练声曲应用音域如:练声曲,通过半音移调来扩展音域。
1、激起——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 、音色并作好相应的器官状态准备 ,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和带有音头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 ,切忌唱出橄榄状的声音 。
2 、软起——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气息运托出来声音。
3、直声——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出现抖动。马革顺:脑袋空、喉咙满 、肩部宽、腹部紧 。
对童声合唱训练的几点看法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 ,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 、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下面我整理了合唱练声法,供你阅读参考 。
合唱所要求的 发声 方法 ,概括起来,就是?气沉?、?高位?、?直声?、?轻声? 、?靠前?。
?直声?是反对任何声音的波动,包括颤音、抖音和滑音。要令声音保持平稳唱出来。滑音也称作装饰音 ,如果在乐谱上没有标,就不能自说自话地发出这种声音 。颤音、抖音和滑音都是一种习惯,同也也与气息不稳有关,对它们的克服性练习不是找感觉 ,而是改习惯。我们以前平时都是玩的独唱,独唱可以自由发挥,合唱不可以。
合唱练声法01
?气沉?是吸气要沉到下腹也就是所说的丹田(这个感觉是闻香味时) ,不用胸部吸气,然后借横隔膜的控制小腹上压,两侧腰部向内压(这个感觉是在咳嗽时) ,向上顶着出气推动声带发声 。气息的下沉可令发声饱满有力并有助于提高音高。
找感觉的方法是:
1.两拳抵住腰部两侧,快速深吸气,感觉腰部向外扩张 ,将两拳撑开了;吐气时,发丝音不出声,顶住出气气流 ,感觉记住后,再做发声练习。
2.咳嗽时的吸气也是往下腹走的,找到这个感觉,可用咳嗽的方法发?贺?音 ,逐渐延长,这也是找横隔膜控制和胸腔共鸣感觉的有效方法 。
?高位?是找打哈欠的感觉,吸进气后保持打哈欠的状态出气出声 ,也就是老师说的要?吸牢唱?。打哈欠是因为大脑缺氧了,这时的肺部需要大量进气,所以自然会吸气很深 ,本能地,软腭也就是小舌头向上提起,整个声音通道被松驰张开形成管状共鸣腔 ,这时感觉进气非常通畅。可以做个比较,不是打哈欠时,做深吸气 ,感觉进气时是口腔里发凉;打哈欠时,就会感觉到是咽壁发凉 。发声时,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形成的共鸣腔产生共振。有些人为了使声音?好听?,在咽喉部?做?声音 ,把管道的咽部位置用力张开,似乎是圆润了,其实声音是憋着的 ,唱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觉得咽部很困乏。这种作出来的声音在合唱中就不和谐了 。高位发声时的感觉是打哈欠加意念里声音从眉心上方送出去。难做到的是小舌头一直要保持向上提起,不能松下来,如果松下来 ,老师就会说?声音掉下去了?。在发韵母带有?i?的关母音的字时,最容易?掉?下来。高位和气息相结合,可使高音更高更纯更有力 。
?轻声?是用前三种方法唱出很轻的声音 ,轻声不是不用力唱,相反,是用力唱轻声 ,这是功夫了,没有正规的训练和长期的养成练习,很难做到。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那个年代的经历 ,习惯于高歌唱响,以音高 、声大为美。有些人爱唱卡拉OK,而唱卡拉OK最不好的就是把伴奏音量开得很大,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得大声唱 ,这不仅会唱坏声带,也养成了不适应于合唱的歌唱习惯 。因此,以中老年为主要成分的业余合唱团最难控制的就是音量。合唱有所谓轻声出层次 ,弱声也高潮之说。
?靠前?是声音往前送,让很远的人都能听见,这是个意念的感觉 ,唱的时候感觉声音是眉心上部的朝前上方送出去的 。
合唱练声法02
现在许多合唱队都用美声唱法训练合唱。其实哪种唱法都要求共性,重视声音训练是合唱发展的基础。著名指挥家秋里先生指出:气深、高位、直声三结合是合唱共性的关键 。
1.哼鸣与开喉训练是合唱最基本的训练。哼鸣训练时不要追求音量,要保持位置 ,发挥好共鸣。用哼唱法找鼻腔共鸣,但不是用鼻音,方法是口不要紧闭要略开,以免嘴用力帮忙 。练a 、ai、i、ao 、u 时 ,要注意保持声音位置统一。练高位就着打哈欠刚开口的状态发声,不要压舌根,用打哈欠把发声的位置聚焦到鼻子上方的眉心处 ,声点自然就上去了。初学者声音带一些气息,找往回唱的感觉。
2.练好轻声、假声 。处理好真假声结合问题是中学合唱训练的重要问题。在训练的初期,要求学生用轻声或假声进行训练。轻声绝不是那些过分强调轻 ,结果反而造成漏气的、消极的嘘声 、气息,而是应有正确气息支持的,是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初步取得的富有美感的声音 。轻声可以有强弱。假声通俗一点就是虚着歌唱。它的位置是高的 ,我们可以说它是?高位置的头声歌唱? 。演唱时的基本要求:口腔里打开,歌唱时软腭应提高,上腭形成一弓型 ,口里像含了一口水似的。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获得口腔共鸣的发声。笑肌微提,面罩打开,用鼻腔以上眉心位置,换声区不要用鼻腔帮忙 ,越用嗓子越卡,要靠张力,不要松垮 。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当然这可能是纯假声 ,这种声音会小、音色和穿透力也不好,但是这只是训练中的一个过程,在训练中有两个注意问题:第一 ,很多学生总觉得声音越响越好。在训练时要向他们讲要求、要示范、要多听录音,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审美观 。第二,对这个训练要有耐心 ,不要急于求成。坚持长期的训练就能做到真假声统一。
3.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时用腹式呼吸 。气息深而能保持住 、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把腹腔想像成一个充气的气球 ,深吸满气之后,腹肌、腰肌及两肋来共同作用于?气球?,就像两只手轻轻地按压住气球,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 ,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
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 。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 、清晰地传达给听众 ,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 ,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咬字与声音统一很关键,声音韵母要一次性发出 ,咬字时开口音如唱:?啊?就要拢着唱,闭口音如唱?呜?要开着点,合唱队每个人条件不一样 ,求共性统一,不求音量统一,力度要因人而宜 。
怎样指导合唱训练
对童声合唱训练的几点看法
童声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 ,因此,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这个训练范围广 ,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 ,解决一两个问题,集训与平时短训相结合,先从声音训练入手 ,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准 、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一 、根据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
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 、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去。但每次发声练习的时间不能过长 ,一般在10~15分钟 。 教师在训练初期应时常提醒学生用轻声去歌唱,避免声嘶力竭。
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嗓音发育尚未开始,歌唱音准的控制能力也不稳定 ,对他们的发声训练,一般以发展自然语音基础为主,先进行带字的发声练习。如让学生朗读?妈妈?爸爸?等具有代表性的叠词 ,或有代表性的儿歌,要求语速放慢,将第一个字的音节拉长 ,并为这些字加上语调相符的音高 。在发声状态方面,要求学生自然通畅地练习,不能过分夸张发声状态 ,以免养成不良的歌唱习惯,有碍童声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学生唱起来轻松自如、自然亲切 ,教师听起来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即可。
中、高年级学生的发声训练, 应在低年级学生发声训练的基础上加深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各种母音的连接练习和各种声韵的字音练习等等 。在音域方面,应继续向高低音两头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发声状态 ,要求学生做到气息通畅,喉头稳定,声音保持高位置 ,共鸣腔打开等。
二 、有针对性地进行视唱练耳,难度适宜
视唱练耳是解决识谱、音准、节拍 、节拍感的一种练习。它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先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各种节拍的练习曲 ,包括音程和声的练习,还可选择一些声部合唱练习,根据合唱队的水平自选自编 ,长期系统地练习。在合唱训练中,练习曲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练习时的情绪,在经过学生练习二到三遍能基本掌握时 ,学生学得比较开心,兴趣提高了,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当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他们就开始显得浮躁、不耐烦 ,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反过来,太简单、一唱就会的学生会感到乏味。因此,在视唱训练中 ,练习曲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并要做好二部合唱练习 。
1.加强音准训练。统一和谐是合唱对声音的要求,所以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童声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 ,先练习音阶 、音程、旋律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为二声部训练打下扎实基础。快速时要防止音趋高,慢速时注意音偏低;强音要防止音趋高 ,轻声注意音偏低;遇到难唱的音程,必须重点突破,把好音准关。
2.辅助训练 ,在教学中二声部合唱可以先由老师担任第二声部,与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 。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慢慢放开声音跟老师唱,渐渐地让两声部合起来。
三、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注重体验
为了更好地表现合唱艺术作品,除了要对学生加强发声 、视唱、练耳等基础性的训练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歌唱时 ,始终保持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平时排练,学生的.姿势很重要 ,同时还应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不能把劳累带进排练厅,如垂头弯腰的坐形、交叉双足等。精神不振 、呼吸不畅会直接影响横隔膜的活力 ,音自然趋低 。
1.教师要对学生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使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找到温暖和鼓舞。
2.合理地安排各种演唱形式 ,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进行一些观摩和学习活动。如观看专业童声合唱团的录像、光盘或对录音进行欣赏学习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合唱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活力。
3.在训练的过程中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生理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合唱训练的进行 ,这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以最佳的训练方式来吸引他们对歌唱的注意力。
4.注重审美体验 ,多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培养浓厚的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好的作品很容易感染人 ,教育人,引起演唱者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要时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引导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 ,培养他们会发现美的音乐耳朵,提高合唱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激发自身学习、参与合唱的兴趣 ,如此,常常会在训练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
四、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合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要达到表现音乐内容 、树立音乐形象、传递思想感情 ,最终还得走向舞台面对听众,完成合唱作品与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 。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实践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实践能让学生感受把合唱作品传递给听众的那份成功和喜悦。因此 ,在童声合唱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 ,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 、研究,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只有这样 ,我们的童声合唱教学才能起到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直至达到审美的目的 。
;合唱训练怎么指导 ,有什么好的指导方式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怎样指导合唱训练吧!
一、视唱能力的训练
合唱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单旋律的音准训练:
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要准 ,因此音准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音准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学唱音阶,同时必须重视练耳 ,耳朵听不准音,就谈不上唱准音。因此,在唱音阶的同时 ,教师还可以弹奏简单的乐句片段,让学生辨别唱名,可以从接近音阶的乐句听起 ,逐步发展分解和弦,直至较难的`旋律音程 。在让学生听唱的基础上,可进行听记练习,通过听音视谱、视唱来提高辨别音高的能力 ,在音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做示范性唱奏,只有通过示范唱奏 ,让学生对音准有了认识之后才能少用琴或者不用琴。
2、节奏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加强平稳节奏的训练,不同时值 的符点音符节奏训练 、切分音节奏训练、三连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及两部交错节奏训 练等 ,以提高学生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 。
二 、歌唱技能的训练
1、姿势:
良好的姿势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歌唱技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 ,如翘下巴、挺肚子、牙关紧闭 、嘴张不开、眼睛乱看等毛病,要让学生一参加合唱团就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状态:身体自然直立 ,全身保持松弛, 双脚稍微分开(可一前一后),重心站稳,头部端正 ,双眼平视,上胸畅开,小腹微微收拢 ,面部表情自然等。
2、呼吸:
正确的呼吸,清晰的咬字对唱好一首歌曲也起着非常重要人作用 。呼吸训练时可进行一些纯呼吸练习,如闻花 、抽泣、呵气、咳嗽 、高音喊叫等 ,体会吸气、呼气的动作和位置。在纯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可进行呼吸控制练习,如吸气→控制→吐气→……使学生逐步学会有节制地控制气息的能力(以上每次各10秒)。
3、发声:
少年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 。在训 练歌唱发声时,先要考虑的是少年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音量。尤其是变声期的孩子一定轻声唱 ,如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的变声期,即喉头与声带发生变化,声带 、咽腔的粘膜以及口、鼻均有充血现象,声带长期处于充血浮肿状态;声音由明亮、清脆变得暗淡无光泽 、沙哑、发音迟钝 ,甚至失声;音域变窄,高音高不上去,低音又低不下来。所以 ,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可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 ,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也可用母音“U ”音色稍暗、柔和 ,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 ,位置低,声音“炸”、“虚” 、“白 ”、“咧”等毛病 。 咬不准字头,归不好字韵,这是少年儿童声音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可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口形 ,使学生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逐步养成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
三、和声训练
在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可对学生进行和声基本训练,坚持对学生进行三度 、六度、四度、五度等听音训练,这种训练可以从旋律音程开始 ,逐渐到和声音程, 从分声部默唱到视唱,从单声部训练到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随着和声训练的不断深化 ,就 可以开始接触轮唱和简单的二部合唱歌曲了 。
总之,在合唱教学中,要求学生演唱合唱歌曲,不但要做到节奏整齐 ,音调准确,还要做到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因此 ,教师科学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视唱能力 、歌唱技能及和声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合唱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合唱水平的基本前提。
关于“合唱队的训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南痕公”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合唱队的训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合唱队的训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合唱队的训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