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接线端子的设计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接线端子的设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接线端子做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件 ,起着不可替代 、不可忽视的作用,因工程技术人员在检修时首先也是从接口检查,也就是端子入手,因此接线端子的设计尤为重要 。
产品的设计是集于:产品标准、材料、结构 、电镀、认证、模具、及制造工艺的一种综合性设计 ,端子也不例外。
(一)产品标准起着总的指导思想,几乎所有的考虑都以它为依据,我们端子设计标准首先以UL和CSA为准 ,不过在有些电气参数方面也可以以其他标准为依据,如高低温试验。
(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是设计的关键 ,以塑胶材料为例:如果是以UL94,V-0的阻燃为设计依据就要认真审核各家材料物性表的技术参数是否能满足产品的标准,如冲击耐电压和耐老化试验是否能过 ,在五金材料方面主要是TP的压片材料选择尤其重要,因为此压片既要满足一定的导电率(电流)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在选择材料方面给我们的工程师带来了困难,而恰恰在此方面正是连接器厂商在弹性元器件所追求的趋势 ,许多生产五金材料的厂家正在这方面努力,导电率直接影响到温升和接触电阻,弹性的好坏与材料的化学元素 、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有关,弹性模量选择用材料力学的第四强度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材料的导电率越大接触电阻就越小温升就越低 ,插拔力与接触电阻成二次曲线的关系,接触电阻主要分:压缩电阻 、膜层电阻、体积电阻(导体本身的电阻)。其中膜层电阻占总电阻的70~80%,也是影响连接器寿命的主要因素 ,应给予充分重视,就以端子镀金和镀银来比,虽然银的导电率比金要高 ,但是其化学稳定性没有金好,所引起的膜层电阻远远大于镀金,所以搞清以上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选择材料就有指导意义 ,是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
(三)产品结构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完全是经验方面的东西,无捷径可走 ,在这方面各个系列各有特点,如:螺钉防掉、拼接的产品前后呈弧形,长位数变形等,壁厚不均匀造成的缩水变形等 ,螺钉的防掉主要有以下几种:三条筋防掉 、箍口防掉,颈口防掉,冲压防掉 ,因受技术工艺的影响颈口防掉采用不多,而大多数采用颈口防掉,以上结构的实现是以塑胶材为PA66为前提条件 ,在这里需要对颈口防掉进行说明,以螺钉为M3为例,M3的螺钉实际外径是φ2.90mm ,所以外壳颈口的尺寸应设计在:φ2.5~φ2.6,外壳颈口的厚度应在0.4~0.5mm,且螺钉头部下应有一段小于外壳颈口的光杆 ,这样才能保证螺钉可以顺利旋进螺纹里面,在生产工艺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下面就对我公司各系列产品在结构方面出现的问题做一个统计和解决的方案。
1、拼接产品组合成长位数的变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结构不合理导致两拼接隼在前后上下左右受力不平衡 ,所示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其拼接隼的受力和变形方向 。
2、螺钉防掉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建议尽量用颈口防掉,因为它与箍口防掉相比避免了螺钉光杆和箍口处公差精度所带来的烦恼。而且结构可靠公差容易控制。
3 、螺钉及带螺纹钢件在电镀后盐雾试验的问题 ,因按2012年公司螺纹电镀的标准(镀层是受到限制,但多大的螺纹对应镀层厚度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确定),解决此问题在电镀工艺正常的情况下有两种方法 ,选择正确的封孔剂和采用镀层分多次电镀,这两种方法都是要覆盖螺钉产生的用肉眼所看不到的孔隙 。采用镀层分多次电镀成本较高,所以建议用第一种方法 ,而此方法的关键是在于封孔剂配方的研究。
4、插拔力的问题,此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它与材料、电镀 、结构和所应用的行业都有关系 ,是连接器行业一项重要的机械性能要求,插拔式端子更是如此,材料的选择就插拔力而言受导电率(电流)和接触电阻及温升的限制。在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了,电镀主要是受镀层的种类和是否预镀的影响 ,
一般而言,在相同材料和结构下预镀后压片要比先冲压再电镀的压片在插拔力方面要稳定,因为在后电镀工艺过程中无形之中是对五金材料做了硬化处理 ,而在先冲压就正好消除了这种现象 。结构方面主要考虑是压片与引针的接触,引针与压片的接触大都是线接触,这就造成在配合时出现在插的一瞬间突然很大 ,而后又突然变小,给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极不稳定的感觉,影响其寿命 ,如果把压片与引针的接触在结构方面改成面接触,那么就既解决了插拔力的问题又减小了接触电阻和温升。
(四)产品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照明,通讯 ,安防等行业。而插拔式端子的应用行业是最为主泛的,如变频,防暴,数控面板 ,门禁控制器,传感器,PLC ,仪器仪表,电源,伺服驱动 ,以上这些应用行业对插拔式端子的共同的要求是:插拔力要平稳,接触电阻要小,要能满足一定的寿命和疲劳度 ,所以对五金弹片材料的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师对结构和选材具有一定的经验。对于栅栏式端子主要应用在:电源,继电器(特别是双层端子),变频器 ,电梯行业(较少),空调。
此系列端子的要求是在压线时对螺钉的扭力要求较高,螺钉退到最高位的距离要大于最大压线范围,对于长位数的端子不能有翘曲变形 ,螺钉的抗腐蚀性要求较高 。
(五):随着我国3C认证制的开始,国家对电器产品的安全,电磁兼容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之相关的标准有:GB16836-2003《量度继电器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GB/T14598.3-1993《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JB/T 9568-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国际标准IEC60255-27(CD:200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产品安全要求》、其中GB16836-2003涉及到的安全项目主要包括:机械结构、外壳防护 、绝缘配合、发热、着火试验 、防触电、安全标志及安全说明书。
1、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端子在化学方面和结构材料方面及带电的运动部件要保证人身安全,如外壳的棱角,五金方面的毛刺 ,及各零部件的连接强度,甚至在运动等条件下产品的稳定性,以上都是电力行业中机械结构对端子的要求。
2 、外壳的防护要求主要是JB/T 9568-2000对防护等级的规定 ,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固体异物的防护等级,一种是水对设备和产品造成的危害。
3、绝缘配合要求主要是根据所用材料、工作电压及环境污染等级 ,来合选取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和产品工作的安全,同时也使产品在过电压不会发生绝缘损坏 。
4、漏电起痕指数的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 ,从而使外壳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安全。如果在相同绝缘电压等级条件下,漏电起痕指数高时 ,产品的爬电距离可以减小,如果产品进入电力行业请研发在这方面充分重视。
5、热塑性材料在工作中对变形要求,它主要对端子在工作中产生的温升和接触电阻 ,它引起的高温使外壳变形变软,从而使电短路,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对端子的载流部件材料的选择显的很重要 。
6、防触电要求,在结构方面操作元件不应带电,与内部连接的端子不应是可以触及到的 ,这方面主要是对螺钉扭力可靠性的要求,应防止与可触及的端子的螺钉,导线意外松动而短路。如接地端子的要求:Ⅰ类安全产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Ω。
(六)模具方面,至少在连接器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零部件都是通过模具来实现在 ,效率高,精度好,维护方便 ,端子主面主要以塑胶模和五金连续模为主,塑胶模方面:主要在于设计,首先对产品分模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他决定模具自身结构的设计,还有侧抽芯(多的可以是四面)进胶口及方向的设计,模具次却系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项 ,至于有些结构的设计会受塑胶料类型的影响,绝缘外壳结构的均匀对模具的影响,前模和后模上的镶件要避免对插现象 ,作为产品设计工程师如果只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标准方面会导致模具的正常生产和外观现象,要兼顾模具制造加工工艺,另外是注塑机的成形工艺,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注塑温度 、成形时间 ,锁模力、注塑速度等 。
(七)其他制造工艺,端子所用到其他的零件的制造工艺还有:仪表、铸造 、热处理等。对以上工艺不光只是了解,更重要的是要积累经验 ,及时总结,循序渐进。所以在研发方面大大提升产品项目工程师素质和加大项目工程师负责管理制是实现完成产品开发的关键 。
110端子的同类产品
UL310是有关快速连接的端子, ,110端子,187端子,250端子 ,205端子,连续端子,五金端子。
1.1 本标准适用于在符合相应标准的电器中所使用的0.110- ,0.125-,0.187-,0.205-,和0.250-英寸(2.8- ,3.2-,4.8-,5.2- ,和6.3mm)扁型快速连接端子。
1.2. 本标准适用范围:连接一到两股线规为22-10AWG(0.32-5.3mm),同时作为电器内部引线的铜导体的端子
1.3 本标准不包含用于连接铝线的端子
1.4 本标准不适用于多极端子,关于多极端子的标准在UL498中另有说明
2. 名词术语
2.1 本标准采用以下列定义.
2.2 毛刺-在端子上的无关系的凸出 ,被认为不是母端子或是公端子的功能组成部分 。
2.3 母端子-通过推进而和公端子连接的端子
2.4 C2600合金-铜锡合金,按照美国铜业发展委员会的CDA标准手册规定,由大约70%的铜和30%的锡组成.
2.5 锁扣-在公端子上的凹槽或是孔 ,用于咬合母端子上的凸缘,以使公端子和母端子之间能够锁紧。
2.6公端子-插入母端子的端子,按照指定的公差来制造 ,目的在于通过和母端子的配接来建立电气连接。
2.7 快速连接端子:由公端子和母端子组成,无须使用工具就可以容易地插入和拔出端子的一种电气连接.
2.8 参考点-在母端子和公端子上的标识点,作为电气性能测试的测量参考。
2.9 端子-一种电气连接部件(装置),由公端子或是母端子组成 。
2.10 测试标准公端子-根据指定的公差进行制造的公端子 ,为母端子的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温升测试提供精确的基准。
国际标准 颜色、图形符号或字母数字符号应标注在相应的线端或邻近处。 当采用两种以上的识别方法,并可以能出现混淆时 ,这两种识别方法的相互关系必须在有关文件中说明 。
接线端子可以分为 欧式接线端子系列、 插拔式接线端子系列 、变压器接线端子、乾威五金连续端子、建筑物布线端子 、栅栏式接线端子系列、弹簧式接线端子系列、轨道式接线端子系列 、穿墙式接线端子系列,光电耦合型接线端子系列、110端子、205端子、250端子 、187端子、OD2.2圆环端子、2.5圆环端子 、3.2圆环端子、4.2圆环端子、2圆环端子 、6.4圆环端子、8.4圆环端子、11圆环端子 、13圆环端子旗型系列端子和护套系列、各类环形端子、管形端子 、接线端子、铜带铁带(2-03、4-03、4-04 、6-03、6-04)等。 在接线端子中,接触力是基本要素之一。如果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 ,采用再好的导电材料也是无济于事的 。因为,假如接触力过低,导线与导电片之间将产生位移 ,从而产生氧化污染,使接触电阻增大而导致过热。以DRTB2.5压线框组件为例,只需对螺钉施加0.8Nm的扭矩 ,便可产生高达750N的实际接触力,且该力的大小与导线截面毫无关系。因此,采用接线端子压线框就拥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大接触面积、大接触力的永久性联接 。电压降小接触点的电压降大小也是鉴别接线座质量的尺度之一。即使对螺钉施以很小的力距 ,电压降的值仍大大低于VDE0611所要求的界限。同时,施加的力矩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电压降几乎不变 。因此 ,虽然不同的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力矩大小不同,却不会影响连接质量。这是接线端子采用压线框可靠性的又一证明。自锁功能大的接触力只有持久地作用在导线上才有意义。 接线端子采用压线框在这方面也具有最大的可靠性 。在拧紧螺钉的过程中压线框上面带螺纹的舌片向上弹起,由此产生一个对螺钉的反作用力。由于温度造成的导线直径的改变由压线框本身的弹性作用来抵消 ,因此无须再次拧紧螺钉。对压上导线的压线框在130oC的环境下作168小时的老化试验,然后又以20倍的重力加速度作168小时的震动试验 。在完成了这些比VDE0611还要严格的试验后,导线从压线框中的拔出力仍比VDE0611的规定 值高出六倍之多 ,而电压降仍然保持不变。这毫不含糊地显示了接线端子采用压线框的免维护性。气密性多种环境因素,如温度 、空气湿度等长年作用在接线端子上,因此接线端子必需有能力经受不利环境因素的考验 ,根据DIN41640第76章的规定所作的试验以及实际经验证明,即使在连接没有压接端头的软导线的情况下,压线框也能保持其气密性能
关于“接线端子的设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云外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接线端子的设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接线端子的设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接线端子做为连接器的一...
文章不错《接线端子的设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