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慈禧为什么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慈禧为什么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理论上溥仪和慈禧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同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他们还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要不慈禧能让溥仪继位?如果按现在的叫法溥仪应该叫慈禧为四奶奶,同时慈禧还是溥仪母亲的干娘,所以慈禧还算是溥仪的?干姥姥? 。你看一下这张家族谱就知道了。
通过图谱就可以看出溥仪的爷爷和咸丰帝是兄弟关系 ,而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子,所以按现在的叫法确实应该是溥仪叫慈禧为四奶奶,因为咸丰是道光的四皇子。还有就是图谱上面没有显示的 ,溥仪的母亲是荣禄的女儿,由于荣禄是慈禧的宠臣,所以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从小就被慈禧收养在宫中 ,还认了干女儿,从这个层面讲溥仪还是慈禧的干外甥。
好了介绍完他们的关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慈禧为什么要选择三岁的溥仪继位 。
首先 ,按照清朝的皇位继承传统,光绪帝无后,选择继承人肯定要从光绪的兄弟或者下一辈中选择,有人说为什么不选择溥仪的父亲载丰 ,原因很简单载丰已经继承了醇亲王爵位。清朝如果皇帝无后,选择继承人也是有讲究的。第一个,如果已经袭承爵位 ,那就不再考虑,除非特别优秀 。第二,如果你是家里独子 ,就往后排吧,不能让人家绝后。这两点,溥仪都符合 ,首先他没有袭承王位,第二,他还有弟弟 ,可以替他继承爵位,不至于给他老爹绝后。
其次,慈禧太后作为清朝后期的实际统治者,她肯定是想找一个年幼的皇帝 ,这样她就可以继续垂帘听政了,年幼无知的皇帝还容易控制 。再说载丰也是一个老实人,选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 ,也不会夺自己的权利。虽然慈禧太后选择溥仪时,已经要不行了,可是她还妄想着自己能够回光返照再次垂帘听政。可是没等到溥仪继位 ,慈禧就挂了 。正是由于慈禧的私欲导致皇帝年幼,政局动荡,清朝灭亡。
载沣是最合适的地位继承人 ,为什么慈禧却选了溥仪?
溥仪的父亲是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溥仪做皇帝是慈禧太后决定的,因为溥仪被立为皇帝,且年龄太小 ,所以载沣任监国摄政王 。
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 ,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 ,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载沣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 。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 ,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 。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
因此 ,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 ,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
民国十七年(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 ,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 ,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 ,于2月3日病故 。
扩展资料
作为权倾一时的末代王爷,载沣的一生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年少就承袭醇亲王爵 ,一路官运亨通,20岁就监国摄政,又贵为宣统帝之生父,可谓是手握王爵 ,口含天宪。但不幸的是他生在风雨飘零 、激烈动荡的清朝末年,在执政的三年里,他多灾多难。这三年 ,是他一生最遭难的时期 。清朝皇族中很多人认为他庸碌无能,只是一个窝囊书生,毫无政治才能 ,不配做摄政王,大清的江山断送在他们兄弟父子手中。这过于偏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清廷倒台的历史责任 ,非载沣一人能承担。面对清皇室气数已尽、回天乏术的局面,即使是一位资质甚佳、政治经验老到的政治家也很难力挽狂澜,更别说从政历练不足、缺乏魄力 、能力有限的载沣。
在晚清这种急剧嬗变的复杂环境中 ,载沣虽不能挽救清廷倒台的命运,但也能迅速看清形势,较识时务 。他辞去摄政王之职,从此不再过问政治 ,不参与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他所追求的是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末代皇帝)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沣
1908年11月14日,清朝光绪皇帝去世,就在光绪皇帝去世的后一天 ,西太后也跟着去世了 。而慈禧太后在临终前曾经交代过几件事情,这其中就包括让年仅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溥仪当时只是一个小孩子,他根本就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而溥仪的父亲载沣当时26岁 ,又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本应该是很理想的皇位继承人 。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偏偏让年仅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而不让条件较好的载沣来继承皇位呢?慈禧太后选择溥仪继承皇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慈禧太后立溥仪为皇帝一方面是为了好操控朝政实际上 ,慈禧太后立幼年储君的作风由来已久。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19岁的时候就染病英年早逝了, 之后年轻四岁的载湉被立为新皇帝,也就是光绪皇帝。当时的光绪皇帝也才四岁 ,肯定不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两宫太后之所以把他立为新皇帝,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好操控朝政 。
不过这位光绪皇帝后来并没有很听慈禧太后的话 ,他一心想变法维新以图强,这违背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意愿。所以就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想罢黜光绪皇帝 ,改立溥儁为储君,准备换掉光绪。溥儁的母亲是慈禧太后弟弟桂祥的女儿,溥儁在被立为储君的时候也才是15岁的少年 ,慈禧太后之所以立他为储君,也正是为了好继续垂帘听政,操控朝政 。不过 ,慈禧太后想要罢黜光绪皇帝的做法遭到了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迫放弃。
到了慈禧太后病危之际,她故伎重演 ,临终前下旨让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慈禧太后当时虽然病重在床,但是她心里很可能还是抱着一丝康复的希望,所以她就立三岁的溥仪作为皇位继承人,以便日后好操控 。慈禧太后不立载沣为皇位继承人的原因也很明显 ,因为载沣当时已经26岁了,是成年人,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如果慈禧太后立载沣为新皇帝 ,那么就算自己的病好了,也没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垂帘听政,把持朝政。
慈禧太后立溥仪为皇位继承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溥仪是慈禧太后的娘家人从慈禧太后立过的三位皇位继承人不难看出她更倾向于立自己娘家人作为皇位继承人 。光绪皇帝的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慈禧太后实际上是光绪皇帝的姨妈,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娘家这方的人。还有那位没有成功继承皇位的大阿哥溥儁,他的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 ,也算是慈禧自己的人。再者,溥仪也是慈禧太后娘家这一方的人,溥仪的奶奶正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 。
关于“慈禧为什么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冷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慈禧为什么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慈禧为什么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慈禧为什么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