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字代表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可”字代表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可 ”字代表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可的基本释义:

[ kě ]

1 、许可:认~ 。

2、能够:牢不~破。

3、值得:~爱。

4 、连词 。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不小。

5、副词 。1、 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大啦!2 、 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知道?。

6、适合:~人意。

7、文言副词 。大约:年~二十。

[ kè ]

〔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 、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汗(hán) 。

二 、可的笔顺: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可以 可是 可能

一 、可以

[kě yǐ]?

表示可能或能够:不会的事情 ,用心去学,是~学会的。这片麦子已经熟了,~割了 。

二、可是

[kě shì]?

表示转折 ,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大家虽然很累,~都很愉快。

三、可能

[kě néng]?

可以实现的;能成为事实的:~性。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 。提前完成任务是完全~的。

1. 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 ,表示在神前歌唱 。“可”似为“歌 ”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 。——《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 ,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也 。——《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陈寿《隆中对》

(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4) 能够;可以

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一战 。——《左传·庄公十年》

可治。——汉· 贾谊《论积贮疏》

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

(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 。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

(6) 值得 ,堪

可爱者甚藩。——宋· 周敦颐《爱莲说》

(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

(8) 相称;适合

其味相反 ,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

(10) 适合于…(如人意 、人心)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 ”。使人惊讶)

(11) 应当,应该

及平长 ,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 。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

(13) 病痊愈

只见宋江暴病才可 ,吃不得酒肉。——《水浒传》

2. 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会意。

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 。“可”似为“歌”字的古文 。

①本义:唱②引申义:许可(2)许可;同意;准许可 ,许可也。--《广韵》去不我可。

--《诗·小雅·何人斯》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注:“不可 ,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 。

--陈寿《隆中对》(3)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4)能够;可以可使以其技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可与俱。

--《史记·魏公子列传》可以一战 。--《左传·庄公十年》可治。

--汉·贾谊《论积贮疏》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5)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 。

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6)值得,堪可爱者甚藩。 --宋·周敦颐《爱莲说》(7)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 ,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8)相称;适合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

--《庄子·天运》(9)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 ,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10)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 、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 。

使人惊讶)(11)应当,应该及平长,可娶妻 ,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12)又如:可要(应该,须要。

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13)病痊愈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 。--《水浒传》。

3. 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shì

〔代〕

(1) 此 ,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shì

〔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清·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 ,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 。——《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

(5) 关系词 。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沙土尽去 ,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宋·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 ”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 ,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这料子是块好料子 ,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 。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shì

〔名〕

(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shì

〔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4.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常见含义[2]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3]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这个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助词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 ,以提示下文.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 ,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 ,相当于“.的样子” 、“.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 ,引出判断.构成“者 。

也”的结构.例:陈胜者 ,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生僻/不确定含义1.(不确定,虽然许多版本异译为该含义,但《古汉常用字典》中查不到 ,可能与助词中的含义1相同)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③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不确定)助词 ,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 ,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4.(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4]《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 ,斯焉取斯. ”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 ”可互用. 。

5. 是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正确。与“非 ”相对。

偃之言是也 。——《论语?阳货》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2.以为正确 ,认为正确。

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墨子?尚同上》

3. 指示代词 。这,这个 ,这样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韩愈《马说》

4.这样看来 ,由此看来

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5.代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唯才是举 。——陈寿《三国志·魏书·魏武帝纪》

6.是 ,表判断(同现代汉语)

此必是豫让也。——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7.凡是

是药皆谙性。——贾岛《送孙逸人》

6. 之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之” (1)可以代人、代物 、代事 。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 (2)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⑶作动词:往,到。

去、⑷这 ,此。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 ⑹我。 (7)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 、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译时应省去 ⑻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⑼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 (10)向。

7. 所以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 ,唯圣人能知所以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 。’生曰:‘愿闻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 ,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 ,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 ,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 ,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 。《庄子·天地》:“是三者 ,非所以养德也。”《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 ,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 ”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 ,由因及果 。《荀子·哀公》:“君不此问 ,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 ,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 ,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上半句 ,由果探因。《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 ,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上半句用“因”或“缘” ,下半句用“所以 ”。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 ,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

7.可以 。《易·乾》:“忠信 ,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 ,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康有为 注:“以,为也。”

关于““可”字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寒砧远递的头像
    寒砧远递 2025年07月29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寒砧远递”

  • 寒砧远递
    寒砧远递 2025年07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可”字代表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可”字代表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可的基...

  • 寒砧远递
    用户072902 2025年07月29日

    文章不错《“可”字代表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